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
4.第四章
    固本重农为国之策,自古以劝农为上。今人舍农趋商,何为?

    这篇策论初看并不难,农事出发,讲述国之根本乃农事,又有古法劝农。其后两句笔锋一转,落在当今时务,今人常舍农桑而投身商业,荒废良田,此事当何解?

    大昭承隋唐,趋近宋朝,门阀渐衰,商业发展,加剧了农事的重压。商贾日益增多,常有农桑荒废之事,有此发问,确为实要。

    试卷题目和考官喜好有关,宿州属淮南路,此次考官却是于淮南路内异州调剂,免得互有勾连。

    这次宿州解试的主考官是亳州知事通判闫肃,闫肃乃成和十六年的进士,行事谨慎端庄,自担亳州通判以来,分掌水利屯田粮运等,手段老辣,注重时务,常为先帝褒奖。

    闫肃以往为考官,看重的是切题要务,若是泛泛而谈,锦簇团花写就文章,怕是弃之不录,丢入下等。可农为重,商未必为轻,如何稳住农事,又过于贬抑商业,便为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若是他的话,出这题目算是正常。

    谢仪摊开白纸,思之又思,若是从题面来讲,本义或是重农抑商,从此道而言,面上看来当是稳妥。可如此便落入空谈,毕竟谁都知农事为重,可世人逐利,如何抑制?

    她把题目又看了数遍,此道不能深谈,不过是发解试的策论罢了,答得过深,容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
    几番斟酌后,谢仪下笔。

    “臣对:农为重,商为要,农商相补,社稷巩固。”

    谢仪开篇入题,阐明了观点后,开始借例解释,围绕农商结合之重,就自身见闻加以描述。农事为根,商业为叶,二者不可对立而语,寥寥数千字,谢仪从破晓书至黄昏,到鼓声示意后,方才停笔。

    一旦落笔,谢仪就抛开之前繁杂的念头,写完后仔细检查了数遍,开始誊抄,又细细查过错字,方才真正结束。

    衙役击鼓,牛车开始驶入,有人入排房,一位位收起考生的考卷。谢仪等到属于自己的卷子被收走后,才收拾东西离开考房。

    谢仪交了牌子,换回自己的衣裳,拎着书箱出院门,就被一道黑影扑来。

    她脚尖轻顿,肩膀微侧避开了张元渠的猿臂飞扑,右手往前一塞,倒是把书箱塞入张元渠怀里,“三日不见,看来子美以为不错?”

    张元渠笑嘻嘻把书箱抱住,丝毫不见萎顿,“我以为你会提早出来,便一直在等你,容若先去百步楼订位,一起去吧?”

    谢仪原本打算归家,然张元渠死乞白赖地拖着不让她走,最终还是一同上了张家马车,往百步楼去了。

    百步楼是宿州较为出名的酒楼,常有学子在此开学社吟诗作对,久而久之连楼内都染着墨香,老板引以为荣,此后只招待书生,旁人勿进。

    刘若然望着刚进来的谢仪笑道,“早知道他会拖你过来,我连茶水都早早备好了。”

    谢仪弯眉,在刘若然对面坐下,只听张元渠道,“你们未见那刘向河的模样,他这般人物要是真能中,我回头就答应父亲完婚!”

    刘向河在张元渠前面出来,两人碰见,那可是天雷动地火,奈何张元渠的身份压着刘向河一筹,刘向河往往只能败走。

    这般斩钉截铁,惹来刘若然轻笑,“你一直和他不对盘,去想他作甚。有好茶好菜在前,何不一起痛饮,畅快淋漓后各自家去?”

    张元渠摇头,喝了杯茶后,又道,“子远容若,这次的考题简洁了些,不像是闫大人的习惯。”闫肃共担任过数次考官,以往的出题都过于艰涩。

    闫肃虽注重时事,但本身也是进士出身,受恩师所染,文风总带着些云里

-->>(第1/3页)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