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起自己边帅的身份,他心中隐约察觉到什么,说道:“你该不会是想让他做禁军或御林军的监军提督洛阳三军吧。你疯了么?我师父虽然懂军法,但不曾领兵,怎么可能呢?”
“你放心,神都里的兵,无论是内宫的御林,还是外城的禁军,你一兵一卒都动不得。性命攸关的的事,除了在皇帝手中外,任何一个大臣都不能染指。”文丞志摇头否认后,接着说道:“文武兼济,松弛有度才是国家大计。人们都看到了军人兵变的武力能动摇社稷,却忽略了还有秀才进士的文风也能刮倒江山。”
“文人,你指的是?”
“兵变固然可畏,但是学潮更可畏惧,你不知道汉唐时都有党锢之祸吗?太平盛世,赳赳武夫受打压,莘莘学子倒成了宠儿。更难得的是,他们是未来国家官僚的接班人,他们在哪里,清流就在哪里,清流在哪里,正义就在哪里,因为历史都是文人写的。”
“可文坛泰斗,又怎么能是朝廷敕封得了的。”
“但校长学正却可以?”
“校长学正?”
“想想看,这个国家的最高学府的校长是你的师父,未来的宰相、将军、御史、甚至总督、太守,乃至县令都是你的师兄弟。那将会是怎样盛况。”说着说着,连文丞志自己都深深陷入自己描绘的宏伟蓝图中。
“您老是不是糊涂了。朝廷选官任人,都是通过科举制度进行的,怎么可能被一个人控制。”陈叔轩对文丞志的天方夜谭一点兴趣都没有。
“哼,但你忘了科举制度的核心是什么?是学而优则仕,而国子监所致力的目标就是培养优秀的学者。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叫监生,大致有三种来源:一是从全国各地秀才中选拔的正途监生,到此作进一步深造;二是外国留学生,大致来自高丽、暹罗等;三是捐监,挂名监生,只要交足银子,就能领取监照,算是监生。换句话说,这里汇聚博学的秀才,贵族的子弟,甚至那些卖官鬻爵下产生的富家子弟。总之,这里聚集着的不是官员的子弟,就是未来的官员,甚至是外国的官员。在这个崇文抑武的年代,这个职位甚至比御林军大都督还要有权势。”
陈叔轩这才明白道:“原来,你想推荐我师父做国子监祭酒。”
文丞志点了点头,说道:“国子监祭酒不仅可以为国育英才,他甚至可以为国选人才。在本朝,国子监祭酒虽然只是从三品,看上去并不显贵。但他却常常参与科举选题和阅卷。事实上有着国师一样显赫的地位。可惜很多人看不到他的重要价值。”
“这样要紧的职位会虚席以待我师父吗?”经过宰相的点拨,陈叔轩心中豁然开朗,但他不相信,这样的职位会没人惦记。
“当然不会没人觊觎,可惜光王和信王他们却是有贼心没贼人。”
“贼人?你是说”
“国师岂是随便一个文人就能充任的。要想在青年学者面前树立崇高的威望,首先就得不能与世皆浊,清高自许,爱惜羽毛。可光王和信王所收买的文人,都是一些贪慕虚荣,唯利是图的权力掮客而已。只有你师父身无一官半职,三十年来治学育人,学名清名广布海内,完全可以胜任。”
“可我师父以法学为宗,与儒家似乎”
文丞志笑着摇头道:“你真是不懂你师父。你师父十七岁就中了本朝的状元,你以为他真的不懂儒学吗?只是他更推崇法家而已。但法家也是国学之一,在国子监所隶属的国子学、太学、四门学、律学、书学和算学等六学之中。”
“那你想怎么帮我师父博取这个职位。”
“只需要一封信就可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