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
9.第九章 师徒
,经过一块山石之前,上头藤蔓掩映,轻轻扯开一看,不禁笑道:“在这里了。”林玠满心疑惑,跑过去一看,只见山石缝中,一朵小花独放其间,却是从未见过的。

    明生满面笑容,见林玠不解,笑道:“此草名叫‘两生花’,唯有腐草败叶丛中,山石夹缝之间,才能长成。”林玠问道:“这花如此难得,能治得什么病?”

    明生笑道:“世上难得之物也多,并非样样都有奇用。这花也是一样,其花有毒,误食便死,可要小心。”

    林玠闻言,不免扫兴。细看那两生花,花色莹洁,叶如蝶翼,观其形足以悦人心目。明生也不要林玠动手,自己取出药锄,细细的将花采下,放到药筐之中,用软布衬好,方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林玠将明生扶到一旁坐下,取出干粮、水来,道:“采药不是一时之功,师父且先歇会吃些东西吧。”明生含笑点头,忽想起连日忙乱,竟不曾问过林玠回家诸事,忙问他如海夫妇如何?家中可还安好?林玠便挑了些家中乐事说与明生听,明生叹道:“明年你满十岁,便可回家与父母团圆了。”

    林玠笑道:“徒儿就留在山上,哪也不去。”明生道:“胡说。山上并非你久留之地。”林玠道:“难道徒儿一心向佛,也不成吗?”

    明生摇头道:“任你一味苦修,也只好打个闷葫芦罢了。不知世路艰险,难晓解脱之乐。你将来自然明白的。”说完闷闷不语。

    林玠原是随口一说,见明生面上忽有愁态,忙用话叉开道:“昨日见那黄天道人,村中人人都敬拜若神,究竟他们是些什么来历?”

    明生道:“为师与黄天道一向并无往来,但看其种种行事,不过是愚惑百姓,以为己用。历来这种事情也多,若在天下承平之时倒也罢了,奈何如今世道不宁,只怕将来为祸不小。你是官家子弟,将来倘若为官,要格外留心才是。”

    说话之间,看那天边云蒸霞蔚,日头慢慢的要落下山去。师徒二人收拾了回至寺中,检点药囊,所欠尚多,明生只好连日外出,向山间寺庙讨些草药,让林玠下山为白鹭村民送去,一连数日,方竟全功。村民们又上山来拜谢,送些米面菜蔬,皆被明生退了。

    林玠至此便在寺中安居,每隔十日下山,往江都县中去找程砚读书。来去数回,便都熟了。程砚生有二子,都在外地为官,不能侍奉左右,身边只有老妻相伴,就把林玠当作自家子侄一般,常留府中歇宿。

    闲暇之时,林玠得空便奏笛为乐,林玠也曾问过的,据明生说,此笛原是林玠祖母所留,用南海普陀山观音院里的紫竹制成,能安魂养气,蕴养自身。林玠吹奏之时,每觉此笛似有灵性,处处牵引,因此不上一月,便已吹奏得颇为可听。

    那一日又是约定授课之期。林玠起来匆匆用过早饭,辞别过明生,便背着一个书箧下了山,此时时令已届初冬,行走山道之上,山风与江风齐作,令人遍体生寒。迎着晨光走了大半个时辰,看那朝阳渐渐浓烈,身上出了一层薄汗,方慢慢暖和起来。

    到了山下,白鹭村中每日皆有人驾着牛车出入城中,贩卖菜蔬鲜果,林玠便一道同行。到了县中府衙门上,那门子早已得了吩咐,将林玠请到书房里头。

    坐了片刻,程砚方一身儒服,施施而来。林玠请安行礼,程砚问他在山上过得如何,将带来课业看了一回,皱着眉道:“读书之人,五六岁上请先生开蒙,十一二岁即讲四书、读五经,而后学做程文。历科程墨,各省宗师考卷,诸大家之文,无不背诵,做出的文章方能理真法老,花团锦簇。你小时在山上读书,于根基上便比旁人差了一些,看你写出来的文章,生涩晦滞,到了考场之上,是一眼便要黜落的。”

    当下拿着林玠写的文章

-->>(第2/3页)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