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伙计高声喊道:“哎,买的就是窟窿呀,谁看着值,谁就要呀”
那妇女听了不烦,反而掏出钱付了帐,笑嘻嘻拿着衣服走了。
喂不饱撂下一件又拿起来一件说:“原当的男大褂呀,三块五”,
“瞧瞧这皮袍,二十五块钱就卖了它”。
喂不饱手里还不闲着,把估衣翻过来掉过去让大家瞅,用随机性很强的鲜亮活词将货品介绍得淋漓尽致,引人发笑,一会儿的功夫招过来许多围观的人。
当年有个诗人写过一首《估衣街竹枝词》形象的展现了当时的情景。
“衣裳颠倒半非新,挈领提襟唱卖频;
夏葛冬装随意买,不知初制是何人。”
张天师摇摇头笑笑说: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,这喂不饱也是这一行里的状元”
出了马头东街往前一走,在耳朵眼胡同口上张天师瞅见了一个自己正要找的人,此人是北大关卖“鸡子”(鸡蛋)的翟老板,人称翟大个,是津城八大会儿“掩鼓会”的领头老大,正在领着一伙子人在河边上练中幡,周围围着一群人,不时地还为看到精彩的地方鼓掌。
张天师看他们练得正带劲,没敢惊动,站在人群后面看。
翟大个人身高马大,一身腱子肉,每次“走会儿”他都出头杠,玩得一手好“中幡”。这时他站在圈子中央,将近百十斤的中幡在腰间转着圈的舞动。
一个伙计在一旁脚底下趟着圈子(转圈)一边说:“此名号称作;‘乌龙搅水,’看着爷们,浑身是劲,力大无穷简直就如‘大力神’再世。”
大家跟着鼓掌叫好。
他接着说:“后面拿手好戏的绝活叫‘脑健’,是将中幡抛起后顶在脑门儿上,”
翟大个的脑门儿上的皮肤很坚硬,就见他一转身将手里的中幡向上抛起,然后用自己的脑门接住,调整了一会,中幡稳稳的立在他的脑门上。
那人又说:“为练出前额上的这块硬皮,玩中幡每天必修的功课就是‘糙顶。’诸位刚练‘糙顶’时,师父要用藤子棍儿在脑门儿上反复敲打,哎,打的脑门儿都麻木没了知觉,直到肿起一个大包才能停手,哎,就这样,过几天肿消下去接着再打,最后脑门儿上长出厚厚的茧子,才算过了第一关。接下来再学习身形,手法,和技巧。没点毅力是学不出来的”
大家又都鼓掌叫好。
翟大个一时兴起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,
那人叫道:“这叫霸王举鼎,”
翟大个将中幡盘在肘上。
那人又叫“这叫二郎担山,”
翟大个用牙齿举起中幡来,
那人说:“这叫牙健,用鼻梁举起来则叫断梁。一共合计有二十多个套路,如金鸡独立,龙抬头、老虎撅尾、封侯挂印、苏秦背剑、太公钓鱼、张飞蹁马等样式。”
翟大个在圈子中央变换的姿势,越舞越勇,那中幡被他舞得团团转就和风车一样
那人说:“中幡表演,以扔得高,立得稳为准则。要求稳、准、快,手眼配合一致,走会时要是途中如遇到当街的牌楼牌坊,玩中幡的要将中幡使劲地高高抛起,幡杆保持直立,底部要越过牌楼,然后跑过去再接住,难度很大。”
翟大个舞了一圈,然后将手里的中幡往上一抛,然后用脚面接住,脚面一歪,中幡稳稳的立在地上,周围的热群都一起鼓起掌来。
翟大个身上穿着摔跤的褡裢,在场子里来回的窜跳。后面跟着几个小学徒也学着他的样子在地上跳跃。
那人又说:“凡是耍中幡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