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必须要弄清楚美是什么。无疑,美是个形容词,与丑相对。而且人们说某物美的时候,必然是相对自己而言的。故窃以为美在本质上是一种感觉,是人对于事物感到的愉悦感。美是由物产生的,就像花儿的美是由花本身产生的一样。或者换句话说,美要依附在物之上。有趣的是,我国上世纪曾经有一场关于美的大讨论,不过道理还是挺深奥的。
继续上面的讨论,美是物引起的一种愉悦的感觉。那么探测这种感觉的可以是眼耳鼻舌身意,这些器官或者意识中的各种感觉一同组合成了美感。但作为一个普通人又何必去深究美的本质呢?我们或许只需要去追求我们认为没美的事物就行了吧。下面是另一个问题,美由什么决定呢?
似乎美是由产生它的物决定的。然而仔细分析则不是这样。美还与审美的主体,以及物给人的感觉有关。最简单的例子,有人喜欢吃青菜,有人喜欢吃萝卜。我们不能绝对地说哪个好吃哪个又不好吃。这就是美总是和审美的主体联系在一起的。每一个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可能不同,也就是说:美在主体上是相对的,而不是绝对的。其次,同样的物,也可以给人不同的感觉。再用上面的例子,某人非常爱吃青菜,但如果放太多的盐巴,或者根本就没有熟,我想那人应该不会很喜欢吧。或者举个美女的例子,同样一个美女,让同样的人来看,她穿的衣服不同,美感也不同。当然了,西施穿着粗布衣服,也难掩她的美的,然若西施头发凌乱,衣服不洁,面目多尘,恐怕其美也要大损。
又由上西施的例子,西施穿啥啥美,东施穿啥都不美。为什么呢,因为这里的审美对象(美女)的主体在人,不再衣服。从来只有爱屋及乌,而没有爱屋及乌的。也就是说,如果某个事物产生了美,把这个事物分为一些元素(或者部分),有些元素对美的贡献就大一些,有些元素的贡献就很少。有时候前者在美的产生中起着主要的根本的作用,后者仅仅起次要的辅助的作用。总结一下,就是物的各个部分对美的贡献程度不同。然而这里需要对物的组成多分析一下,这里认为,物是由其本身(实)及它在意识中的延伸(虚)组成。
举个例子,诗经中有篇诗歌中说“非女之为美,美人之贻”,男青年看着恋人送的彤管,觉的美丽异常,这彤管不过是一种很容易得到的普通野草,可他为什么觉得美丽无比呢?甚至这棵彤管远比草地上的其他彤管更美。这是因为这棵彤管上对了一种东西,那就是情意,回忆,美好的故事。总之,这些东西都存在于意识中,并不是彤管本身在意识中的影像或感觉,而是有彤管激发的想像与记忆。有趣的是这些意识中的延伸虽然不由彤管本身产生,却因为彤管而被加强被点燃,最后这些美好的情感寄托于彤管之上,使得它有了超越的美。在这个例子中,无疑对美的贡献最大的是意识中虚的东西,然而这些东西都需要实在的物(彤管)来承载,来激发。故而虚与实成为了不个分割的一个整体。总而言之,情感入物,虚实相合,才能产生最有张力最有深度最激荡人心的美,同样,这样的美对于审美主体也是相对的。就像上面的彤管送给的是诗中的人而不是其他人。
同上,伊豆的舞女比**的女优美,不是女子穿衣比不穿衣美,而是前者在人意识中有纯洁天真的延伸,后者是淫荡的延伸。这就是事物的意识中延伸强烈影响美感的例子。